醫師該如何治療病患呢
在網路上常常有人發表醫療保健相關的議題,也對現行醫療上常見的作法提出質疑。比方藥物使用的時機,癌症手術,化療的必要性之類的問題,其實說起來好像醫師常用錯的方式來治療病患的感覺。但是以醫師受專業的訓練又經過多年臨床經驗,會比網路文章的不知名作者來的弱嗎?到底醫師選擇治療方式的根據如何,舉個例子:
國家衛生研究院,夠大吧!夠專業吧!他們定期會發表癌症治療共識,提供給癌症治療醫師當做最新的治療準則,他們的準則前言為
"針對國內主要癌症,邀集國內各大醫院相關醫師,綜合本土治療方式,並參考國外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(NCCN) 等相關資料,編撰癌症診斷及治療臨床指引,提供有關醫師參考。惟病患的身體情況及疾病狀況,可能有相當的差異,實際治療時,醫師應根據各個病患的情況,決定最好的治療方式。國家衛生研究院對於此份報告書內容的實際臨床應用不負法律責任。 "
看懂了嗎?如果你是醫師,要不要跟?除非你有更強的理由,更高明的方法,而且能保證得到好的結果,否則,應該很少人敢不跟吧!因為,如果治療結果不符合預期,只要是跟著國家提出的準則,法官不會判你罪,也不會判你賠的。
可是"國家衛生研究院對於此份報告書內容的實際臨床應用不負法律責任 ",所以治療的責任還是落在醫師身上。
醫病之間也許只能透過互信,讓彼此對於治療的方法先達成共識,而且社會上也不再以責難的角度來看待醫療結果,否則,以只求無過的醫療方式,到最後吃虧的還是病患。